Blog Name

三中全会:国有企业的转型正在加快

Date

Body

在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时,许多分析师称,政府经济改革必然着重在国有企业。这个思路看起来无懈可击。更多的证据表明,国有企业正成为拖慢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大的包袱。在朱镕基总理的领导下,90时代后期政府曾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改革,使得中国的经济效率获得惊人的提升。在经济提速的过程中,国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间的资产收益率差别在上个十年的中期逐步缩小。但从2007年开始,这种差别再次增大,私有企业的收益率持续增长,而国有企业的收益率却在多数年份里逐步降低。结果就是,2012年的时候,私营经济的资产收益率是国营经济的2.5倍之多。国有企业回报率只有5%,远低于资本成本。

Private RoA

乍一看,十三届三中全会公报显现出对于国有企业的大力支持。它们被赋予了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角色。而且,公报文件甚至没有直接提及私营经济,而是委婉地称“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不太可能从三中全会公报中获得太多慰藉。在工业上,私营企业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间无情地掠夺市场份额,国有企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它们只占了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而这一市场地位还是在国家管制的条件下获得的,国有企业在公共事业领域保持着近乎完全的垄断,并在矿产开采上保持相对的强势地位。在占到工业产值约四分之三的制造业方面,国有企业贡献的产值不如五分之一。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企业在所有制造业投资中,仅仅占到了13%。大量的制造业投资来源于国内外的私企,这也显示,它们在产值中的份额将会持续扩张,而国企的份额将在未来不断缩小。

不仅如此,三中全会公报还显示出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绝对支持,这也暗示,在一些领域内庇护国企的管制措施将被废止。多数国企已被证实其无法与私营企业在公平竞争环境下进行竞争。它们宁愿依赖于一系列政策给它们送来特殊优待。但是三中全会暗示了,政府将会更多的依靠市场信号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市场地位的提升将会使得国家对自家企业的偏爱逐渐消失,而这些企业的光环也在褪去。

三中全会公报中还强调,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释放出一个信号,预示着私营企业将在一些目前还为国企独占的领域获得准入。

简而言之,尽管三中全会公报重复了十年前三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说辞,但现实是经济体系中的国有企业影响力已日益式微。今天的公报文件预示了这一转变的加快。

译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助理陈达伦

More From